患者,成xx,男,42岁 |
来诊原因:想吐 |
问诊:有乙肝病史,近期自觉恶心欲吐。 口苦无口干 失眠,易醒,梦多 容易腹胀 腰酸痛 大便偏稀,小便黄 舌诊:舌苔淡黄 脉诊:脉弦 |
诊断: 慢性肝炎 |
针灸处方: |
中药处方:柴胡,黄芩,郁金,栀子,龙胆草,干姜,党参,大枣,炙甘草,白术,姜半夏,川芎,补骨脂,茯苓,厚朴等。 7剂代煎,早中晚各服一次。 根据患者的症状,六经辨证为少阳、太阴合病,兼少阴阳虚,恶心欲吐,口苦是少阳胆热犯胃,胃气上逆,腹胀、大便稀溏为脾虚失运,湿浊内停。 选用小柴胡汤为主方,和解少阳,栀子,龙胆草清肝胆湿热,理中汤合四君子汤温中健脾,补骨脂温补肾阳。 本案以肝脾同调为主,寒热并用,兼顾肾阳。针对乙肝患者肝郁脾虚、湿热夹杂之复杂病机,方中疏肝不伐脾胃,清热不伤阳气,温补不助湿热,体现“调和肝脾,标本兼顾”之思路。 忌生冷油腻,调畅情志,适度活动。 |
结语:中医经方在对疑难杂症治疗效果显著,之所以会有病情治疗时间很长,或是效果不显著,跟患者是否按时服药,按时复诊,是否听从医嘱的注意事项有很大关系。 |
友情提示:在服用中药后,病情虽然恢复,但病根未除,需到医生处复诊在医生确认病根已经去除无需再服药后,才算完全康复。 |